那一天,我們再度進入那瑪夏鄉民暫居處之一的仁美營區,認識了兩位很有想法的朋友--卜袞與達虎。

公部門對於災民往後的安置和後續策略搖擺不定,也一直無法明確掌握災民的需求,因此族人多次開會的結果,決定自力救濟,打算等回家的路一打通,就要自己回到山上去、從零開始。

「希望今年聖誕節來臨時,大家還是能在家裡面過!」

 L1040697.JPG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響應政府節能減碳,就以捷運和自行車代步,不再開車。

搭乘捷運讓我在繁忙的醫療業務中,享受短暫的寧靜和獨處空間,也有機會小散步一下。

不過更令人擔心的,實在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

看看下班尖峰時段的五塊厝站,就能清楚了解我的擔憂,在不久的將來恐怕成真。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周日下午在漢神巨蛋前廣場,高雄市衛生局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舉辦了一場「熱愛自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宣導活動,還請到美少女歌手郭靜來代言,活動可以說相當順利圓滿。

 

DSC_0187.JPG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殘是本協會很特別的一位志工。

因為他很愛塗鴉,也很會塗鴉,作品常得名不說,設計的T恤也很受年輕人喜愛。

我覺得他最厲害的地方是,看了我介紹失眠的文章,他就可以馬上畫出一系列有趣的漫畫,告訴大家什麼叫做失眠。

他的個人畫展這個月在屏東科技大學登場,展出內容還有阿殘對八八水災的想法,本人上周日也到場幫他加加油,並在部落格幫他宣傳一下!

歡迎大家有空去參觀喔!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呂明潔報導】職場壓力大,患精神疾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勞委會決定,因工作引發的精神疾病將納入勞保職災給付範圍,最快11月上路。職業病勞工將可獲門診補助,失業時也有薪資補償。但高雄凱旋醫院精神科主任林耕新和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生潘建志皆認為,疾病歸因會有困難,不過仍認同勞委會方向。

  勞委會擬修改準則,將因工作引發的精神疾病納入勞保職災給付,但須採個案認定。

  不過,林耕新認為,精神疾病的歸因難以認定。例如年輕時就有的疾病,若工作後才看醫生,醫生就難以判定是否為職場造成,也容易產生糾紛。

  林耕新說,職場容易罹患的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失眠或恐懼症。他也指出,通常真正需要幫助的重病患者不會主動求助,反而是較輕的症狀如失眠、焦慮症等,病人較會求助於醫師。

  潘建志提到,在日本和美國早就採取這樣的制度。雖然疾病認定上有困難,但台灣若往這個方向走,對勞工是一大福音。他建議,政府應派專業醫師負責認定。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協會有屬於自己的新教室囉!

 

 

DSC07820.JPG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7717.JPG 

八八水災屆滿一個月,SEBoD在台北召開記者會,邀請南部和東部投入救災的醫師及相關團體現身說法,許久不見的歌手金智娟(娃娃)也到場共襄盛舉。

到場每位來賓應邀上台,輪流以拼圖塊拼出一張smile笑臉,號召全民推動LONG機制,協助災民重拾笑容。(大合照左起:董氏基金會葉雅馨主任、玉里榮民醫院副院長林知遠、吳佳璇醫師、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賴德仁、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教授、美國惠氏總裁王文德、歌手金智娟、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理事長林耕新--就是在下我啦、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

 

DSC07774.JPG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八水災已滿一個月,精神科醫師提醒,隨著各界關懷減少,及物資撤走,災民往往容易感到失落、痛苦,加上現實生活壓力如貸款、失業等問題未解,勢必引發災民的精神健康問題,政府應小心防範憂鬱症及自殺潮的出現。

明天是「世界自殺防治日」,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自殺防治中心理事長李明濱指出,這次風災造成南部許多民眾承受家園流失、財產喪失及家人的生離死別,多重的壓力匯集在災民身上,他擔心,政府往往只重視災後重建,卻疏於心理復健,一旦有災民在壓力累積到某個程度,可能造成以自殺尋求解脫的悲劇。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八水災發生後,社會輿論及媒體報導大多圍繞在如何安置災民,如何重建災民的就學、就業,以及如何預防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議題上。此類話題討論的數量之多,幾乎可以集結成冊。問題在於,為何這些專家們的解決之道,直到災後一個月了,還無法順利啟動?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從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開始,歷經橫掃全台的SARS風暴,再到此次南部八八水災,公部門及民間單位至今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救災機制,尤其是現在大家琅琅上口、急於推動的的心理重建,該怎麼開始?有哪些面向必須考量?究竟應何時切入?在災後一個月,我們通稱的「急性期」屆滿時,這是心理衛生機構及精神醫學界必須深入思考的。

    回憶起十年前的九二一地震,我們整組醫療團隊進入災區協助災民,重點不在於心理治療,而是同理心與陪伴。我們跟一堆算命、收驚改運的攤位擺在一起,別人攤位前大排長龍,我們的攤位前卻門可羅雀,然而即使只是幫受傷的民眾包紮傷口,或是和災民們聊聊天,都是一種協助他們抒解壓力的方式。在當時,我們其實已領悟到災後心理重建工作的祕訣與重要性。

    事隔十年,醫院裡曾經參與過當年救災的醫師,竟已所剩無幾,而身為重災區的高雄縣、屏東縣等公部門心理衛生單位,更因人力、經費極度缺乏,又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志工投入,幾乎是呈現六神無主的狀態。也因此,大家必須重新摸索,重新討論方向,這不僅是救災資源上的浪費,對於災民救援工作更因而慢半拍,相當令人遺憾。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未來20年,憂鬱症將成人類健康最大威脅。目前全球心理疾病患者約有4億多名,大部分位在心理醫療照護支出預算不到2%的發展中國家,且窮人比富人比例高,勢必成為國內社會、經濟的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健康部門的薩撒納博士接受BBC新聞採訪時表示,至2030年,憂鬱症將成為影響健康的最大主因。民眾罹患憂鬱症,有可能因此衍生其他疾病甚至導致死亡。

 

薩撒納博士表示,憂鬱症是「靜默的流行病」,和愛滋病、癌症等廣泛程度不相上下。

drlin3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